五金機械零件加工工藝核心圍繞 “成型 - 切削 - 精整 - 表面處理” 四步展開,涵蓋從毛坯到成品的全流程,不同工藝適配不同材質、結構和精度需求,具體分類及說明如下:
?
一、毛坯成型工藝(奠定基礎形狀)
鍛造:通過鍛壓機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,使其發生塑性變形,適用于制造高強度、高韌性的零件(如齒輪毛坯、軸類毛坯)。分為熱鍛(高溫成型,適合復雜形狀)和冷鍛(常溫成型,精度更高,用于精密緊固件)。
鑄造:將熔融金屬注入模具型腔,冷卻后成型,適配形狀復雜、批量生產的零件(如殼體、底座、葉輪)。常見類型有砂型鑄造(成本低,適用于大件)、壓鑄(鋅 / 鋁合金專用,效率高)、精密鑄造(失蠟法,精度高,用于復雜精密件)。
沖壓:利用沖床和模具對金屬板材進行剪切、彎曲、拉伸,適用于批量生產薄板類零件(如墊片、外殼、支架),加工效率高、成本低。
擠壓成型:通過擠壓機將金屬坯料從模具孔擠出,形成長條狀或管狀零件(如鋁型材、軸套、油管),適合塑性好的金屬(鋁、銅、軟鋼)。
二、切削加工工藝(精準加工尺寸)
車削:工件旋轉、刀具移動,加工軸類、套類、盤類零件(如螺栓、主軸、套筒),可完成外圓、內孔、螺紋、端面等加工,普通車床精度達 IT8-IT10 級,CNC 車床可達 IT6-IT7 級。
銑削:刀具旋轉、工件移動,加工平面、溝槽、齒輪、復雜曲面(如支架、齒輪、箱體),分為立式銑、臥式銑,CNC 加工中心可實現多面、多工序復合加工。
鉆削 / 鏜削:鉆削用于加工圓孔(如螺栓孔、通孔),常用設備為鉆床;鏜削用于精修內孔(如箱體軸承孔),提升孔的尺寸精度和圓柱度,適配高精度配合場景。
磨削加工:利用砂輪高速旋轉磨削工件,用于高精度、高表面光潔度零件(如精密軸、軸承套、刀具),精度可達 IT5-IT6 級,表面粗糙度 Ra≤0.8μm。
精密特種加工:適合復雜、高硬度零件加工,如線切割(加工模具、異形件)、電火花加工(加工淬火鋼、硬質合金)、激光切割(加工板材、管材,無接觸變形)。
三、熱處理工藝(優化機械性能)
淬火 + 回火:淬火提升零件硬度和耐磨性(如齒輪、刀具),回火消除內應力、提升韌性,避免零件脆裂,是重載、耐磨零件的核心工藝。
滲碳 / 氮化:通過化學熱處理在零件表面形成硬化層,內部保持韌性,適用于承受沖擊和磨損的零件(如齒輪、軸類、軸承)。
退火 / 正火:退火降低硬度、改善加工性能(用于難切削材質的預處理),正火細化晶粒、提升強度(用于普通結構件的性能優化)。
四、表面處理工藝(防腐 + 美觀 + 防護)
防銹類:鍍鋅(電鍍鋅、熱浸鍍鋅,適用于碳鋼零件)、鍍鎳(提升耐腐蝕性和美觀度)、發黑 / 磷化(成本低,用于內部結構件)。
耐磨 / 裝飾類:鍍鉻(提升硬度和耐磨性,如活塞桿)、陽極氧化(鋁合金專用,可染色,如外殼、支架)、噴涂(粉末噴涂 / 噴漆,防腐且顏色豐富)。
特殊功能類:電泳涂裝(涂層均勻,防腐性強,如汽車零件)、PTFE 噴涂(耐高溫、防粘,如特殊工況零件)。
五、裝配輔助工藝(保障配合精度)
打磨 / 拋光:去除零件毛刺、銳邊,提升表面光潔度(如外觀件、配合面)。
攻絲 / 套絲:加工內螺紋(攻絲)、外螺紋(套絲),用于螺紋連接零件(如螺栓、螺母、螺紋孔)。
焊接:連接多個零件(如支架、箱體、管道),分為電弧焊、氬弧焊、激光焊,適用于結構件組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