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銹鋼零件是采用不銹鋼材料(含鉻≥10.5%、含碳≤1.2% 的合金)加工制成的機械或結構部件,核心優勢是耐腐蝕、強度高且易加工,廣泛應用于機械、化工、食品、醫療等對材質穩定性有高要求的領域。
?
不銹鋼零件需通過后續工藝優化性能,核心包括表面處理和精度加工兩類:
(1)表面處理工藝
拋光處理:通過砂輪、布輪等工具打磨,使表面光滑(粗糙度 Ra≤0.4μm),兼具美觀與易清潔性,適用于食品、醫療零件(如不銹鋼餐盤、手術器械)。
鈍化處理:將零件放入鈍化液(如硝酸溶液)中,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(Cr?O?),進一步提升耐腐蝕性(尤其焊接后的零件,可修復焊接處的氧化層)。
噴砂處理:用高壓石英砂或氧化鋁砂沖擊表面,形成啞光或粗糙表面(粗糙度 Ra1.6-6.3μm),增強后續涂層附著力(如噴涂油漆),適用于戶外設備外殼。
電鍍處理:在表面電鍍鎳、鉻等金屬,提升耐磨性與裝飾性(如不銹鋼水龍頭、門把手),但需注意電鍍層不可用于食品接觸場景(可能存在重金屬遷移風險)。
(2)精度加工工藝
CNC 精密加工:通過數控設備實現復雜形狀的高精度加工(如異形軸、精密齒輪),尺寸公差可控制在 ±0.001mm,滿足高端機械零件需求。
熱處理:馬氏體不銹鋼零件需通過 “淬火 + 回火” 處理(如 420 不銹鋼加熱至 950℃淬火,再 200℃回火),提升硬度與強度;奧氏體不銹鋼通常無需熱處理(加熱易導致晶間腐蝕)。